姚明辭去籃協主席?改革未半而崩殂,歸來仍是大姚

作者|James

今天,中國籃協主席姚明被曝辭職的消息不脛而走,截止發稿時,消息仍在一片迷霧之中。

據國內籃球媒體@後廠村體工隊 和成都商報社《紅星新聞》記者透露,姚明已於10月25日提交辭呈,並獲得國家體育總局批准。不過,其它媒體陸續核實的消息則各有差異。

青島市廣播電視台主辦的《正在新聞》致電中國籃球協會,工作人員稱自己並未接到相關消息,並表示領導都在崗,“姚主席在單位呢”。貴州廣播電視台《百姓關注》詢問中國籃協副主席徐濟成,他則說是“別聽那些,謠言!”

或許今夜明晨,消息會最終水落石出。但如果姚明真的選擇在這個時候離开籃協主席的崗位,多少也算是“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”吧。

回顧姚明的賽場生涯,他不僅是中國第一個在NBA獲得狀元身份的球員,也是全世界認識中國籃球的窗口。2002年他开啓了長達九年的NBA生涯,八次入選NBA全明星。他的出色表現和強大號召力,讓NBA在中國的知名度大幅提升,並成爲許多中國球迷心目中的籃球英雄。退役後,姚明不僅繼續擔任“姚基金”公益大使,還接任上海男籃老板,爲中國籃球培養新生代球員的成長盡心盡力。

姚明自2017年2月起擔任籃協主席,2022年12月連任。經過7年多的努力,他嘗試在體制內推動中國籃球的深層改革。這段“姚時代”曾被寄予厚望。然而近年來,隨着中國男籃成績下滑,姚明的改革之路愈加艱難。

作爲中國籃球“第一人”,當年也是站在NBA名人堂裏的英雄人物,爲什么姚明現在變得如此落寞?

中國籃球成績差,都是姚明的鍋?

“姚明辭職”這一傳言的背後,最大的問題是中國籃球多年積弱,成績不佳,和姚明“改革不出成績”的無奈。

近幾年,中國男籃面臨着艱巨的國際挑战和國內輿論壓力。自2023年男籃世界杯慘敗於菲律賓隊,中國男籃在國際賽場上的成績持續下滑,接連無緣東京奧運會和巴黎奧運會,這些失利成爲中國球迷心頭的痛。到了杭州亞運會,中國男籃再次遭遇菲律賓隊,以非主力陣容的對手失利,最終獲得銅牌,這次“不可原諒”的表現引發了對姚主席的更集中批評。

展开全文

外界普遍認爲,男籃的低迷表現與中國籃球整體水平的下滑密切相關。盡管姚明在任期間採取多項改革措施,包括強化青訓體系、推動三人籃球和女籃發展,但依然未能扭轉男籃的下行趨勢。這使姚明身陷战績不佳的批評漩渦中。

姚明曾在一次採訪中回應批評:“我們習慣於把這些責任找一個名氣最大的來扛”,承認作爲籃協主席,自己應對男籃成績負責。但他也強調,“其實每個環節裏邊都會有這樣、那樣的問題,但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以後誰再來往前推?我們應該怎么做?這是更重要的問題。”

實際上,姚主席任期裏面中國籃球成績不好的這個鍋,也不應該由他一個人背。姚明08年奧運會後重傷淡出國家隊,到17年當選籃協主席,這期間的10年不是他管籃球,但中國男籃的成績也不行。

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,中國男籃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未能取得一場勝利,小組賽五战全負,分別輸給了美國、法國、委內瑞拉、澳大利亞和塞爾維亞。

到了2014年仁川亞運會,中國男籃僅取得5勝2負的成績,排名第五,這是中國男籃自1974年亞運會以來首次無緣獎牌,也追平了中國男籃一隊徵战亞洲賽事的最差战績。

到2017年男籃亞洲杯中,中國男籃僅獲得第五名,這是中國男籃在亞洲杯歷史上第二差的成績。此時中國男籃在亞洲已經難言“領跑地位”,特別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加入,使得競爭更加激烈。

因此,將中國男籃的糟糕表現完全歸咎於姚明是不公平的,姚明只能說是沒有成功挽救男籃的頹勢。

從運動員到管理者:姚明的籃球人生

姚明的NBA生涯不僅代表了個人的頂峰,還爲NBA打开了中國市場的大門。火箭隊專門开設中文網站,全球媒體關注中國球迷的加入,這些爲姚明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。他在NBA的上場帶動了數以百萬計的中國觀衆關注NBA賽事,直接推動了NBA在中國市場的發展。姚明爲火箭隊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可估量,從球票收入到贊助廣告,每一項都將他的名字嵌入了NBA商業版圖中。

不過,職業生涯的光輝伴隨着身體的巨大負擔。在姚明的NBA生涯中,傷病始終是他的巨大挑战。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,他左腳骨裂,醫生建議手術避免更嚴重的傷病,但他爲參加奧運會選擇保守治療。2009年,在NBA季後賽中,姚明再次腳部骨裂,這一傷病令他的NBA生涯提前畫上句號。

2011年,31歲的姚明在職業生涯黃金期選擇退役。退役後,他依舊活躍在中國體育和公益領域,繼續推廣籃球運動。

2017年2月23日,中國籃球協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,姚明當選籃協主席,成爲當時中國籃協最年輕的掌舵人。同年7月20日,姚明被任命爲CBA公司董事長,他的一系列舉措標志着中國籃球進入“姚時代”。2022年12月,姚明以壓倒性支持成功連任。

在姚明接任中國籃球協會主席之前,CBA的格局早已面臨困境。時任上海男籃老板的姚明,因對聯賽現狀不滿,聯合多支俱樂部一度有意創立獨立於CBA的新聯盟“中職聯”。在籃協反對後,他甚至少見地公开抨擊籃協稱“這樣的管辦分離,只是把過去對於CBA的管理方式包上了公司化的外殼,換湯不換藥。”

經過反復權衡,姚明最終出任籃協主席和CBA公司董事長,由此也拉开了他以官方身份探索中國籃球“管辦分離”的序幕,推動了中國籃球管理體制的變革。

姚明上任後提出“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”的管理理念,他推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試圖將中國籃球推向市場化、職業化和多元化的發展軌道。

姚明上任後,提出了三項重大改革,以實現中國籃球的職業化、商業化和現代化。

姚明在CBA聯盟內部推行了球員合同制度的改革、工資帽制度以及轉會制度規範化,核心目標是加速CBA的商業化進程、提升職業化水平,增加聯賽的觀賞性和市場價值。球員合同的規範化爲自由球員市場帶來了生機。而股份分紅制度可以確保小型球隊能夠在資金和選秀上保持競爭力,避免少數球隊壟斷資源。2017-18賽季CBA總營收突破10億元,尤其新媒體版權收入首次超過1億元,爲聯賽創收立下了新標杆。

在國家隊層面,姚明大膽推出“雙國家隊”模式,借鑑了美國男籃在美洲杯採用發展聯盟球員組建臨時球隊的策略。作爲2019年世界杯的東道主,中國隊無需參加資格賽,因此雙國家隊的實驗成爲可能。紅藍兩隊在排位時採用“蛇形排位法”,在年輕教練和球員之間創造了競爭氛圍。

盡管雙國家隊模式培養了吳前、阿不都、胡金秋等一批優秀球員,但國家隊成員的團隊默契和比賽協同受到影響。2017年亞洲杯上,中國藍隊以26分的巨大分差慘敗於澳大利亞,便是磨合不足的典型案例。此外,雙國家隊增加了球員的訓練負擔,導致傷病風險增加。

在社會層面,姚明始終關注“體教結合”,提出小籃球項目和CBA選秀面拓寬等具體實踐,同時試圖借鑑美國的NCAA模式,推動CBA和青訓隊伍的聯動,希望體育成爲學生成長和社會階層上升的重要途徑。他表示,“整個體育行業都離不开社會的運營機制,只有更加緊密地和社會捆綁在一起,挖掘社會的潛力,才能使我們的體育更有潛力地向前發展。”

在任內,姚明積極推動三人籃球發展,中國女子三人籃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獲得銅牌。這一成績是姚明推動籃球多元化的成果之一。此外,中國女籃也在2023年重奪亞洲杯冠軍,盡管姚明稱“這是上一任前輩做成的事情”。

改革未半而崩殂,歸來仍是大姚

然而,在姚主席任內,中國男籃的成績只能說是每況愈下。不論改革步伐多么風風火火,成績不行終歸還是硬傷。

從男籃在2023年男籃世界杯慘敗無緣巴黎奧運會,到今年亞運會銅牌賽不敵非主力陣容的菲律賓隊,男籃接連失利使姚明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。每次被問及,姚明都說成績不好是“我的責任”,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。

姚明坦言“我們要做一場大手術,這不是小修小改能做到的。”他多次提到,改革的成效可能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全展現。但是,制度建設與市場化的矛盾也在改革途中顯露無遺。

2023年新疆廣匯俱樂部一度宣布退出CBA,指責籃協和CBA管理交叉、導致籃球行業“亂象叢生”,此事讓姚明的領導面臨更多質疑。盡管最終解決了新疆隊的問題,但姚明放棄CBA公司董事長職務,將這一職務交給中國籃協副主席徐濟成。

中國籃球的體制問題依然棘手。就任籃協主席超過7年,姚明面臨着難以推行深層次變革的困境。有評論認爲,在男籃成績不佳、改革難度增大的困境下,姚明逐漸失去決策權,改革計劃被擱置,已經成爲了受到體制和輿論夾擊的“背鍋人”。

2017年,曾有記者問姚明“中國籃球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么?”姚明說:“最大的問題是好像沒有一個最大的問題,到處都是問題。”

姚明剛上任時,《人民日報》的文章《中國籃球改革持續 姚明要啃三塊“硬骨頭”》指出,擺在姚明面前的三件大事主要是:聯賽數量擴軍,縮減外援;國家隊創新選拔機制;青訓破除“體教分離”的選材體制。現在回顧看,姚明的主要改革措施確實也圍繞這三方面展开,但主要進行的制度改革,基本都集中在他任上的前兩三年,也是不爭的事實。

疫情的突發,和比賽成績下降的硬傷,似乎一起構成了姚主席任期中後期的“攔路虎”。到2020年底的時候,就有傳言稱“姚明將提前卸下CBA相關工作,主抓國家隊成績”,分析認爲,這種傳言本身也並非空穴來風,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姚明所獲得的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,最終讓他繼續領導籃協的意見還是佔了上風。

面對無實權又需“背鍋”的現狀,姚明若是選擇辭職,似乎也是一種解脫。

姚明的職業生涯不僅代表了中國籃球的巔峰,也爲中國球員進入NBA鋪平了道路,成爲後輩如周琦、崔永熙的榜樣。姚明曾這樣激勵後輩:“當我們回望過去,每一個閃光的背後,必定是那條鋪滿了試錯腳印的勇氣之路。”

沒有姚明,中國籃球就會失去一位試圖改變現狀的標志性人物。這些年,他一直是用一種“雖千萬人吾往矣”的精神氣概在往前走,假設他不做了,誰在他的位置上,又會比他做得更好呢?內憂外患的中國籃球又該如何找到新的起點,重新出發?
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
相關文章